|
 |
计算机电缆的屏蔽原理 |
|
点击次数:657 更新时间:2014-07-17 |
|
计算机电缆适用于额定电压500V及以下对于防干扰性要求较高的电子计算机[1]和自动化连接用电缆。 电缆地线芯绝缘采用具有抗氧化性能的K型B类低密度聚乙烯。聚乙烯的绝缘电阻高,耐电压好,介电系数小和介质损耗温度和变频率的影响也小,不但能满足传输性能的要求,而且能确保电缆的使用寿命。 为了减少回路间的相互串扰和外部干扰,电缆采用屏蔽结构。电缆的屏蔽要求是根据不同场合分别采用:对绞组合屏蔽、对绞组成电缆的总屏蔽、对绞组合屏蔽后总屏蔽等方法。 屏蔽材料有圆铜线,铜带、铝带/塑料复合带三种。屏蔽对与屏蔽对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电缆在使用中若屏蔽对屏蔽对之间出现电位差时,不会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随着当今信息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布线系统的传输速率在稳步加快的同时也带来了某种防干扰的脆弱性,这是因为传输信息的频率越高,信号的敏感性增加,同时它们的能量越来越弱,此时的布线系统就越容易受干扰。 网状屏蔽 网状屏蔽在保持良好的柔韧性及抗挠寿命的同时,提供了超群的结构整体性。这些屏蔽对于降低低频干扰是理想的选择,比起箔层屏蔽来说,降低了直流阻抗。网状屏蔽在音频以及射频范围非常有效。通常,网状屏蔽覆盖率越高,屏蔽效果就越好。 箔层屏蔽 箔层屏蔽是由聚脂或聚丙烯薄膜上附着一层铝箔形成。这层薄膜给屏蔽提供了机械强度及良好的绝缘性能。箔层屏蔽可100%覆盖电缆。由于它们的体积小,箔层屏蔽通常用于多对数电缆的单线对屏蔽以减少相互的串扰。 箔层屏蔽重量轻、体积小,比网状屏蔽造价低,在射频范围内通常更加有效。箔层屏蔽比起网状屏蔽的柔韧性更好,但抗挠寿命较短。与箔层屏蔽一起使用的接地线,使端接更加容易,并将静电释放入大地。 对于不同的干扰场,应选用不同的屏蔽方式 干扰场主要有电磁干扰及射频干扰两种。电磁干扰(EMI)主要是低频干扰,马达、荧光灯以及电源线是通常的电磁干扰源。射频干扰(RFI)是指无线频率干扰,主要是高频干扰。无线电、电视转播、雷达及其他无线通讯是通常的射频干扰源。 对于抵抗电磁干扰,选择编织屏蔽99%为有效,因其具有较低的临界电阻;而对于射频干扰,箔层屏蔽99%有效,因编织屏蔽依赖于波长的变化,它所产生的缝隙使得高频信号可自由进出导体。而对于高低频混合的干扰场,则要采用具有宽带覆盖功能的箔层加编织网的组合屏蔽方式:编织屏蔽适用于低频范围,而箔层屏蔽适用于高频范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