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类电缆与K3类电缆的差距 2000年前后,少数企业开发1E级K1类电缆。在制造技术方面进展还比较顺利,但由于试验装备和试验技术条件不够成俗,产品迟迟不作鉴定。K1类电缆的用量比K3类电缆少得多,而开发成本高出数倍,因此研发K1类电缆厂也相对少得多。目前少数电缆厂的一部分K1类品种电缆通过了技术鉴定。根据经验,K1类电缆采用乙丙橡胶绝缘和乙丙橡胶护套结构,比较有把握通过泄漏事故试验。交联聚烯烃绝缘和交联聚烯烃护套结构,相对不易通过泄漏事故试验。当然不是排斥采用交联聚烯烃。 目前国内的泄漏事故试验,在原则上参考IEEE383-1974进行,该标准本身也说明试验条件允许变动,前几年国内试验设备不完善,试验方法未规范化。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城市都基本具备了泄漏事故试验的基本能力。但关于泄漏事故试验的具体程序,国外、国内都不*相同。比如就是同一个国家,现在和过去的程序也不*相同。总的来说,由于试验经验不够,目前要肯定哪一种程序,99%为正统,99%有性,还需要进一步研讨。 目前,纵观国内近万家电缆生产企业,能够通过K1类电缆鉴定的企业少之又少,但是因为核电站建设吸引了全国乃至的眼光,以及近年来国内电缆行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的呼吁高涨,近年来关于核级电缆研发的力度明显增加、技术水平得到快速的发展,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我们相信全面完成核级电缆的国产化已经近在眼前。 虽然这样的数据,作为许可的概括性原则是不充分的。然而看来似乎可以说明这样一点:一种新型绝缘加速热寿命情况,与这种新绝缘已经得到充分确认具有*的服务记录,二者的对比是这种新绝缘能够使用的有利的证明》。从这个结论得到启发,用于低压电缆的正常质量的非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自发明至今99%长的辐照交联已超过50年,化学交联和硅烷交联也超过40年,从90℃热寿命来看,达到40年的运行寿命上已没有怀疑。但是用于低压电缆的正常质量的高填充物无卤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自发明至今99%长的材料未超过30年,实际使用中未发生热老化而失效,当然要证明达到40年运行寿命的理由还不够充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