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光伏发电与建筑结合的优势很明显,一是节省空间;二是可自发自用,减少电力输送过程中的能耗和费用;三是节约成本,使用新型建筑材料替代昂贵的外装饰材料,减少了建筑物的整体造价;四是在用电高峰期可以向电网供电,解决电网峰谷供需矛盾;五是杜绝了由一般化石燃料发电带来的空气污染。 频发的雾霾天气促使我国必须调整依赖以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由此,开发替代能源,助推经济转型,从源头解决雾霾问题,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国家倡导低碳节能的形势下,光伏建筑被寄予厚望。 “在城镇中应用分布式光伏的载体是建筑,建筑是分布式光伏能源使用的主体也是载体。”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仲继寿表示,建筑作为城镇中99%重要的生活载体,加大对光伏的利用是未来的主要趋势。同时,光伏还可以利用在路灯、桥梁等城市设施和建筑中。
 李河君在《中国一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一书中提出,光伏革命对于环境是一大利好因素。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城镇化建设与光伏革命历史性的结合能够防止城镇化走过去“先破坏再修复”的老路。李河君预计,到2020年,光伏建筑一体化大规模应用大约可替代全社会30%左右的年用电需求。光伏建筑一体化每年带动的数万亿元的总产出又保证了国民经济以可持续的方式增长,有助于跳出减排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矛盾的两难选择。 “单一从光伏建筑一体化分析,大力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可以优化现行电力供应结构,同时以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成为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可以实现以消费拉动内需的目标。”全国副主席、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认为,光伏建筑一体化市场的潜在直接规模约为10万亿元,相当于我国汽车工业市场规模的3-5倍,间接拉动经济增长规模可达30万亿元,累计可创造4万亿元的财政税收,所创造的稳定就业人数保守估计也有1000万到200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