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动力电缆DJYJVP2R计算机电缆-航道建设成品电缆标志成品电缆的护套表面应有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号及额定电压的连续标志,标志应字迹清楚、容易辨 认、耐擦。成品电缆标志应符合GB/T 6995 规定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产品应有制造厂检查合格后方能出厂,每个出厂的包装件上应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每批抽样数量按交货批至少抽取 1个试样,也可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抽样检验项目的结果不合格时,应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第二次试验,仍不合格,应对整批产品逐一进行试验。 产品外观应在正常视力下逐批检查。 产品按表 11规定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验收。 根据双方协议长度交货。双方如无协议时允许交货长度应不小于100m。 允许长度不小于20m的短段电缆交货,其数量应不超过交货总长度的 10%。长度计量误差不超过±0.5%。 电缆、运输和保管 电缆应妥善包装在符合JB/T 8137 规定要求的电缆盘上交货。 电缆端头应可靠密封,伸出盘外的电缆端头应 加保护保护罩,伸出的长度应不小于 300mm。重量不超过80 Kg 的短段电缆,可以成圈包装。电缆的筒体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金属带屏蔽型电缆其用电缆盘筒体直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2倍。——其它型式电缆其用电缆盘筒体直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8倍。电缆盘外应加竹笆或其它更好的材料作为电缆的保护层。 成盘电缆的电缆盘外侧的及成圈电缆的附加标签应标明:a)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 电缆型号和规格;c) 长度,m d) 毛重,kg e) 制造日期:年月;f) 表示电缆盘正确滚动方向的符号; g) 本规范编号。9.3 运输和保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电缆应避免在露天存放,电缆盘不允许平放; b)运输中严禁从高处扔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严禁机械损伤电缆; c)吊装包装件时,严禁几盘同时吊装。在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上,电缆盘必须放稳并用合适方法固定,防止互撞或翻倒。 使用特性 1.交流额定电压:U0/U 300/500KV 2.99%高工作温度:聚乙烯绝缘不超过70℃ 交联聚乙烯绝缘90℃ 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70℃ 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90℃和125℃两种 3.99%低环境温度:聚氯乙烯护套:固定敷设-40℃,非固定敷设-15℃ 4.电缆安装敷设温度应不低于0℃。 5.电缆允许弯曲半径:非铠装电缆99%小为电缆外径的6倍 铜带屏蔽或钢带铠装电缆99%小为电缆外径的12倍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 计算机及仪表电缆 的代号、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等。 本规范适用于电子计算机系统、监控回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及检测仪器、仪表连接用连接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不包括勘 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版本。凡是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2951—2008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GB/T 2952 电缆外护层 GB/T 3048—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T 3956 电缆的导体 GB 5441—85 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GB/T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乌海动力电缆DJYJVP2R计算机电缆-航道建设
GB/T 9330.1-2008 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GB/T 17650-1998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 GB/T 19666-2005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JB/T 8137—1999 电线电缆交货盘 JB/T 10696.7-2007 电线电缆机械和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第7部分:抗撕试验 3 使用条件 3.1 工作电压:交流50Hz U0/U 300/500V 3.2 电缆99%高工作温度:聚乙烯绝缘电缆 +70℃;聚氯乙烯绝缘电缆+70℃;无卤低烟聚烯烃绝缘电缆+70℃;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90℃;硅橡胶绝缘电缆 +180℃;氟塑料绝缘电缆+200℃ 4 产品代号说明、表示方法及产品规格 4.1代号系列代号计算机及仪表用电缆DJ导体特征代号铜导体省略绝缘特征代号聚乙烯绝缘Y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绝缘 E聚氯乙烯绝缘 V交联聚乙烯绝缘 YJ硅橡胶绝缘 G氟塑料绝缘 F护套特征代号聚乙烯护套 Y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 E聚氯乙烯护套 V硅橡胶护套 G氟塑料护套 F屏蔽特征代号铜线或镀锡铜线编织屏蔽 P 铜带屏蔽(铜/塑复合带) P2 铝/塑复合薄膜屏蔽 P3 钢带(钢/塑复合带) P4铝/塑复合带+铜丝编织总屏蔽 P5结构特征代号软结构(移动敷设用) R燃烧特性代号 电缆燃烧特性代号和表示方法及燃烧特性要求符合GB/T 19666的规定。 4.2 产品表示方法 4.2.1产品用型号、规格及本规范编号表示。 本规范编号规格总屏蔽导体种类 4.2.2 举例 a) 10对2芯1.0mm2铜导体聚乙烯绝缘铜线编织总屏蔽聚氯乙烯护套计算机电缆。 DJYVP 10×2×1.0 TICW/06-2009 b) 20对2芯1.0mm 2铜导体聚乙烯绝缘铝塑复合带分屏蔽及总屏蔽聚氯乙烯护套计算机电缆。 DJYP3VP3 20×2×1.0 TICW/06-2009 c)7对2芯1.0mm2铜导体聚乙烯绝缘铜带总屏蔽聚氯乙护套计算机电缆DJYVP2 7×2×1.0 TICW/06-2009 d)7对2芯1.5mm乌海动力电缆DJYJVP2R计算机电缆-航道建设
ZB-JFPVP、ZB-JFPVRP、ZB-JFRPVP、ZB-JFP2VP2、ZB-JFP2VRP2、ZB-JFP3VP3、ZB-JFP3VRP3、ZB-JFPLVPL、ZB-JFPVPR、ZB-JFP2VP2R、ZB-JFP3VP3R、ZB-JFPLVPLR、ZB-JFPVP22、ZB-JFPVRP22、ZB-JFP2VP2/22、ZB-JFP2VRP2/22、ZB-JFP3VP3/22、ZB-JFPLVPL22、ZB-JFP3VRP3/22、ZB-JFPLVRPL/22、ZB-DJFPV、ZB-DJFPVR、ZB-DJFRPV、ZB-DJFP2V、ZB-DJFP2VR、ZB-DJFP3V、ZB-DJFP3VR、ZB-DJFPLV、ZB-DJFVP、ZB-DJFVRP、ZB-DJFVP2、ZB-DJFVP3、ZB-DJFVPL、ZB-DJFVPR、ZB-DJFVP2R、ZB-DJFPV22、ZB-DJFVP22、ZB-DJFVRP22、ZB-DJFVP2/22、ZB-DJFVRP2/22、ZB-DJFVP3/22、ZB-DJFVPL22、ZB-DJFVRP3、ZB-DJFVRPL、ZB-DJFPVP、ZB-DJFPVRP、ZB-DJFRPVP、ZB-DJFP2VP2、ZB-DJFP2VRP2、ZB-DJFP3VP3、ZB-DJFP3VRP3、ZB-DJFPLVPL 2铜导体氟塑料绝缘铜丝编织分屏蔽及总屏蔽氟塑料护套计算机软电缆。 导体应符合GB/T 3956的第1种、第2种的要求,软导体符合GB/T 3956中的第5种导体。镀锡铜线还应符合GB/T4910中TXR型镀锡铜线的要求。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油污、无机械损伤。 绝缘 绝缘应为表2所列的挤包固体介质的一种 绝缘标称厚度应符合表3规定。绝缘的平均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其99%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的90%-0.1mm。 绝缘线芯如采用颜色识别标志,其颜色应符合GB/T 6995规定,颜色应不迁移、*。 绝缘物理机械性能符合表5的要求。 绝缘线芯应按GB/T3048的规定经受4kV交流50Hz火花试验检查。 缆芯按同心式绞合,相邻层绞向相反,99%外层绞向为右向。 缆芯绞合节距不大于成缆外径的25倍。 缆芯包带 缆芯外重叠绕包一层厚度为0.05mm聚酯带,也可采用其它在电缆99%高额定工作温度下不会熔融的非吸湿性带材作为包带材料,其绕包重叠率不小于50%;或绕包二层,绕包重叠率不小于25%。 屏蔽形式:屏蔽形式分铜丝编织,复合带材绕包或纵包,铝塑复合带+铜丝编织等型式。软电缆如用于移动场合应采用铜丝编织结构型式。 金属带绕包或纵包采用0.05~0.10mm的软铜带或符合金属带重叠绕包或纵包,重叠率应不小于15%。复合带材其金属面应向内侧。包带时应在金属带下纵向放置一根标称截面不小于0.5mm2的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构成的引流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