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电缆厂家ZR-JFEPP2VR-1计算机电缆成缆元件分屏蔽 分屏蔽可采用金属带绕包或纵包或金属丝编织型式。软电缆如用于移动场合应用铜丝编织结构型式。 对于金属带屏蔽,屏蔽带下应纵放一根标称截面不小于0.2mm 2的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作为引流线,确保屏蔽的电气连续性。金属屏蔽带的厚度为0.05~0.10mm,重叠绕包层的重叠率应不低于25%,纵包重叠率应不低于15%。复合带材其金属面应向内侧。包带层应平整不得漏包。 对于编织屏蔽层,编织单线直径不小于0.12mm,编织密度不小于80%。编织密度按 在屏蔽层的外面应绕包二层0.05mm厚的聚酯带或其它在电缆99%高额定工作温度下不会熔融的非吸湿性带材,每层的99%小搭盖为25%,或是绕包一层,99%小搭盖为50%。 缆芯按同心式绞合,相邻层绞向相反,99%外层绞向为右向。 缆芯绞合节距不大于成缆外径的25倍。 缆芯外重叠绕包一层厚度为0.05mm聚酯带,也可采用其它在电缆99%高额定工作温度下不会熔融的非吸湿性带材作为包带材料,其绕包重叠率不小于50%;或绕包二层,绕包重叠率不小于25%。 屏蔽形式:屏蔽形式分铜丝编织,复合带材绕包或纵包,铝塑复合带+铜丝编 金属带绕包或纵包采用0.05~0.10mm的软铜带或符合金属带重叠绕包或纵包,重叠率应不小于15%。复合带材其金属面应向内侧。包带时应在金属带下纵向放置一根标称截面不小于0.5mm2的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构成的引流线。 铜线编织如果采用铜线编织,编织用圆铜线的标称直径应符合表6的规定,其编织密度应不小于80%。铜线编 织时不允许铜线头裸露在编织层外面,铜线头裸露时应停车修整。铜线编织层不允许整体焊接。 注: 假定直径计算方法按照GB/T 9330.1-2008的附录A的规定(以下同),其中:对线组线对假定外径dp=DC×2+2 Δpmm 三线组线对假定外径dp=DC×2.16+2 Δp mm四线组线对假定外径dq=DC×2.42+2 Δpmm 式中:DC安徽电缆厂家ZR-JFEPP2VR-1计算机电缆
—绝缘线芯假定直径; Δ p —分屏蔽层(如有)的标称厚度,其值按GB/T 9330.1-2008的附录A中A.2.4的规定。成缆外径:对线组:Dp=dp×k×cf mm cf:分屏为0.89,总屏为0.82;三线组:Dp=dp×k×cf mm cf:分屏为0.94,总屏为0.87;四线组:Dq=dq×k×cf mm cf:分屏为1.0,总屏为1.0。 k为成缆系数,见GB/T 9330.1-2008的附录A编织层编织密度按公式1计算 P=(2-p2 )×100 …………………… ..(1)式(1)中: P——编织层编织密度,% p——单向覆盖系数式(2)中:D——编织层的平均外径,mm; d——编织铜线的直径,mm; m——编织机同一方向的锭数; n——每锭的编织线根数; L——编织节距,mm; 5.6.4 采用铝塑复合带+铜丝编织的编织型式时,铝塑带的金属面应朝向铜丝编织层,其绕包重叠率和编织密度分别符合5.6.2和5.6.3的要求。 5.6.5总屏蔽层外允许重叠绕包一层0.05mm聚酯带或在电缆99%高额定工作温度下不会熔融的非吸湿性带材。 5.7 铠装如果用户对电缆有铠装要求,铠装应符合GB/T 2952标准的规定。注:铠装不适用于氟塑料和硅橡胶绝缘电缆。 5.8 电缆外护层 5.8.1 护套材料:护套应为表7所列的挤包固体介质的一种。外护套材料应与绝缘的工作温度等级相适应。 5.8.2护套厚度 挤包护套标称厚度值TS(以mm计)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氟塑料护套TS = 0.025 D +0.4 99%小厚度为0.6mm 硅橡胶护套TS = 0.035 D + 1.0 99%小厚度为1.4mm 其他护套材料:TS = 0.025 D + 0.9 99%小厚度为1.0mm 式中:D——挤包护套前电缆的假定直径,mm。上式计算出的数值应按四舍五入修约到 0.1mm。 护套平均厚度应不小标称厚度,其99%薄处厚度应不小于 标称厚度的85%—0.1mm 5.8.3护套应紧密挤包在缆芯上,护套应均匀光洁园整无缺陷。护套机械物理性能符表9的规定 6 成品电缆DJFPF、DJFP2F、DJFP3F、DJFFP、DJFFP2、DJFFP3、DJFPFP、DJFP2FP2、DJFP3FP3、DJYPV、DJYPVP、DJYVP、DJYP2V、DJYP2VP2、DJYVP2、DJYP3V、DJYP3VP3、DJYVP3、DJYPV22、DJYPVP22、DJYVP22、DJYP2VP2-22、DJYVP2-22、DJYP3V22、DJYP3VP3-22、DJYVP3-22、DJYJPV、DJYJP2V、DJYJP3V、DJYJVP、DJYJVP2、DJYJVP3、DJYJPVP电子计算机电缆、DJYJP2VP2、DJYJP3VP3、DJYJPV22、DJYJP2V22、DJYJPVP-22、DJYJP2VP2-22、DJYJP3VP3-22、DJYJVP-22、DJYJVP2-22、DJYJVP3-22、 DJFF、DJFFP2、DJFFP-1、DJFFP-2、DJGGP、DJFGP、DJGVFP、DJF4H11、DJF4HP2、DJF4HP-1、DJF4HP-2、DJYF4H11、DJYF4H11P2、DJYF4H11P-1、DJF4H11P-2、DJF4GP、DJF47H9、DJF47H9P2、DJF47H9P-1、DJF47H9P-2、DJYF47H9、DJF47H9P2 6.1 电缆外径 如用户对电缆外径上下限值有要求,其电缆外径平均上限值和平均下限值的规定值按照用户要求值,若用户没有具体值,则按附录C计算。安徽电缆厂家ZR-JFEPP2VR-1计算机电缆 6.2 成品电缆绝缘物理机械性能符合第5.2.5条的要求 6.3 成品电缆护套物理机械性能符合第5.8.3条的要求 6.4 成品电缆的电压试验。 成品电缆不浸入水中进行下述工频电压试验。 对无屏蔽和无铠装的电缆,电压应加在导体之间,试验电压值应为1500V;对有屏蔽或有铠装的电缆,电压应加在导体之间和导体与接地的屏蔽和铠装之间,试验电压值应为1000V,电压应逐渐增加,并维持满1分钟,绝缘应不击穿。待测的每一导体相对于其余束在一起的导体/屏蔽/铠装之间的绝缘电阻,用直流 500V电压试验,稳定充电1分钟后,PE、XLPE、F绝缘20℃时每公里应不小于3000MΩ,G、PVC、WJ1绝缘20℃时每公里应不于25MΩ。 6.5.2 对于有单独屏蔽对的电缆,当试验电压为直流100V,稳定充电1分钟后测得的屏蔽之间的绝缘电阻,20℃时每公里应不小于1MΩ。6.6 工作电容 成缆元件1kHz时的工作电容和电感电阻比L/R应不超过表10的规定屏蔽电缆线对对地的99%大电容不平衡值,长度为250m,频率为1kHz时,应不超过500 pF。对不是250m长度测量值应做如下核正:测量值应乘上250/L,L是试验电缆的长度(m),少于100m长度作100m考虑。 无分屏蔽电缆线对与线对的99%大电容不平衡值,长度为250m,频率为1kHz时,应不超过250 pF,对不是250m长度测量值应做如下核正:测量值应乘上250/L,L是试验电缆的长度(m),少于100m长度作100m考虑。 屏蔽抑制系数电缆屏蔽抑制系数,只有总屏或只有分屏的电缆99%大应不超过 0.05,分屏加总屏的电缆99%大应不超过 0.01。其试验方法按附录B。注:该项试验在用户要求时测试。 如产品代号前有燃烧特性代号,其性能和要求符合GB/T 19666的要求。 成品电缆标志成品电缆的护套表面应有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号及额定电压的连续标志,标志应字迹清楚、容易辨 认、耐擦。成品电缆标志应符合GB/T 6995 规定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产品应有制造厂检查合格后方能出厂,每个出厂的包装件上应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每批抽样数量按交货批至少抽取 1个试样,也可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抽样检验项目的结果不合格时,应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第二次试验,仍不合格,应对整批产品逐一进行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