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偿导线的工作原理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热电性能与热电偶热电性能很相近的导线称为热电偶的补偿导线。 按热电偶中间温度定则,热电偶测温回路的总电势值只与热端和参比端的温度有关,而不受中间温度变化的影响,所以可用与热电偶材料相匹配的补偿导线来代替需要延伸的贵重热电偶材料,将参比端由热电偶接线盒延伸到仪表接线端,由补偿导线对原参比端温度进行补偿。 补偿导线除了可减少测量误差外,还有以下优点:可改善热电偶测温线路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如采用多股线芯或小直径补偿导线可提高线路的柔韧性,使连接方便,也易于屏蔽外界干扰;可降低测量线路成本。 2、补偿导线的分类 从原理上分延长型和补偿型,延长型其合金丝的名义化学成分与配用的热电偶相同,因而热电势也相同,在型号中以"X"表示,补偿型其合金丝名义化学成分与配用的热电偶不同,但在其工作温度范围内,热电势与所配用热电偶的热电势标称值相近,在型号中以"C"表示。 从补偿精度分普通级和精密级,精密级补偿后的误差大体上只有普通级的一半,通常用在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地方。如S、R分度号的补偿导线,精密级的允差为±2.5℃,普通级的允差为±5.0℃;K 、N分度号的补偿导线,精密级的允差为±1.5℃,普通级的允差为±2.5℃。在型号中普通级的不标,精密级的加"S"表示。 从工作温度分一般用和耐热用,一般用工作温度为0 ~ 100℃(少数为0 ~ 70℃);耐热用工作温度为0 ~ 200℃。 此外,可以线芯多少分为单股和多芯(软线)补偿导线,以是否带屏蔽层分为普通型和屏蔽型补偿导线,还有于防爆场合的本质安全电路用的补偿导线。 耐火补偿导线SC-FF46R无碱玻璃丝耐温250度 ZR-KC-GVVR、ZR-KC-GVVP、ZR-KC-GVVRP、ZR-KC-GVPV、ZR-KC-GVVPR、ZR-KC-GVPVP、ZR-KC-GVPVRP、ZR-KC-GVPVR、ZR-KC-GVVP2、ZR-KC-GVP2VR、ZR-KC-GVP2VP2、ZR-KCGVV、ZR-KCGVVP、ZR-KCGVVR、ZR-KCGVVRP、ZR-KC-GBVV、ZR-KC-GBVVR、ZR-KC-GBVVP、ZR-KC-GBVVRP、ZR-KC-GBVPV、ZR-KC-GBVVPR、ZR-KC-GBVPVP、ZR-KC-GBVPVRP 引入测量误差 某单位使用S型热电偶测量炉膛温度,工作人员知道热电偶必须使用补偿导线,便用库存K型热电偶补偿导线将铂铑10-铂热电偶信号连接到显示仪表,使用中发现实际炉温与测量值偏差很大,后经云润公司将补偿导线更换更换为SC后测温恢复正常。 按照国家规定,热电偶补偿导线的热电势及允许误差应符合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及有关标准的规定,不同分度号对应的热电偶补偿导线在同一环境温度下的所产生的热电势不同,将不同分度号热电偶与热电偶补偿导线混用,必然给热电偶测量系统引入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补偿误差。正确方法:各种热电偶补偿导线必须与对应分度号的热电偶配用。 热电偶与补偿导线不匹配:热电偶补偿导线绝缘层破损在热电偶接线和安装使用过程中,偶尔会出现热电偶接线盒出线口处和补偿导线其他部位绝缘层磨损,故障现象表现为显示仪表或DCS系统温度显示值一般偏小。正确方法:寻找补偿导线绝缘层破损点,重新进行绝缘处理,恢复仪表正常显示值。热电偶补偿导线正负极性接反,引入测量误差某化工厂在更换现场热电偶后出现温度测量值与实际温度有较大偏差,有时高有时低。仔细检查后发现热电偶与补偿导线极性正负接反,按照极性调整补偿导线接线后故障消除。热电偶和热电偶补偿导线都有正负极之分,补偿导线极性反接时仪表显示值变化很大:补偿导线极性反接后,当热电偶与补偿导线连接处温度高于控制室温度时,仪表显示温度低于实际测量温度。 耐火补偿导线SC-FF46R无碱玻璃丝耐温250度 |